北京人对五十岁以上的老人
过生日称为“做寿”。一般逢十称为“大寿”,像五十大寿、六十大寿、七十大寿,但实际上往往是在虚岁五十九岁时做六十大寿,其余类推。 富贵人家做大寿是十分隆重的,事先要向亲朋好友发请柬,一般要提前三天。做寿的时间是一天,有的在家里办,有的在饭庄办。在家里办的,要在院中搭棚(夏天搭凉棚,冬天搭暖棚),棚内挂上八扇屏,上边有“三国”、“水浒”等故事的图案,棚上的玻璃窗上还要贴上大红的“寿字”、彩色的寿桃和大红框。给老太太做寿,要贴“五福捧寿”的图案,中间是一个圆形的寿字,四周围绕着五只彩色的蝙蝠。棚外还要搭起红、黄两色的喜庆牌坊或者是红、黄两色的彩球,棚内摆放茶桌。 亲朋好友在接到请柬后要准备寿礼。寿礼大多是寿桃、寿面、带寿字的糕点和寿帐。寿桃是一种桃形的大馒头,顶部有一个尖,染成红色,可以在馒头铺里订做,自己家里也可以做。寿面是一种机器轧的细长切面,盘成塔形,顶部成桃形,上边插着寿星供花,外边罩上红色的剪纸。寿面也可以在切面铺定做。 寿堂安排在正房正厅,是拜寿行礼的场所。正面墙上挂着刺绣或绘制的寿星像,或者是寿字中堂或寿帘,两旁配有写有“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的寿联。也有供上福、禄、寿三星像的,案上摆放着蜡扦、上插寿烛,还有一对插花用的花筒,还要摆放香炉。如果是给老太太做寿,寿堂正中要悬挂红缎绣的金色五蝠捧寿图案,案前供放一尊麻姑献寿像。案上的蜡扦、香炉盖上有仙鹤叼莲花、灵芝的造形,案上还要摆放鲜桃(或苹果)、面鲜、点心各五碗,上边插着金寿字的供花。在蜡扦下边还压着黄钱、纸元宝、千张,案前放着一块红垫子,供跪拜者跪下叩头。铺在案上的桌围子是红底,上边绣上圆形的寿字或者是鹤、鹿、青松等图案。 平民小户人家的寿堂是在堂屋的八仙桌上摆上寿桃、寿面,点上一对大双包的红蜡烛,压上一份敬神钱粮,到香蜡铺请一份木刻水色印刷的“本命延年寿星君”的神码夹在神纸夹上。 寿星老儿身穿带有福寿图案的袍褂坐在太师椅上,接受家人和亲友的叩拜。晚辈一般都是磕头、跪拜时说一些吉利话,平辈人叩头时寿星老儿要站起来做出用手搀的动作,表示请对方免礼。如果是长辈,只需拱手,受贺人还要主动让长辈坐在自己受贺的座位上,给对方磕头。 受贺者的晚辈家人站在寿堂两侧,对前来拜寿的亲友一一还礼。亲友的贺礼有寿幛,红底金色,上边绣着“仁者有寿”、“贵寿无极”、“华封三祝”(男)、“蓬岛春霭”、“婺宿腾辉”、“寿域开祥”(女)等祝词。寿幛一般都挂在棚内。也有送寿联的,像“九如天作保,五福寿为先”之类。还有送一些字画,上边画有松树、仙鹤、野鹿、麻姑、寿星、八仙以及百寿图。一般都悬挂在寿堂的墙壁上。另外还有送绸缎、玉器、古玩、笔墨纸砚的。还有的干脆送红包,用红封套装上现金,上写“贺敬×元”。 做寿当日的中午、晚上,主人要摆下寿宴招待亲友,从高档的燕翅席、海参席到普通的酒席都可以,但主食必须是面条,称之为“长寿面”。平民小户不准备酒席,只准备几样炒菜,煮好面条,拌上猪肉、鸡蛋、木耳、黄花、蘑菇打的卤。 有钱人家做寿,还要请艺人唱堂会,表演的品种有京剧、各种地方戏、各种曲艺、杂耍、皮影戏等。堂会结束后,寿星佬和众亲友齐集在寿堂内祭祀福禄寿三星及麻姑,将灯盘上放着的用彩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儿蘸上香油点燃,灯花的数目比做寿者的岁数多两个,一个是本命年,一个是增寿年,晚上由寿星老儿上香后点燃,然后由他的子女和亲友每人托一个灯盘,列队到大门外与神码、敬神钱一同焚化,叫做“送灯花”。 民间除了长辈做大寿时比较隆重外,一般小辈人过生日就不举行庆祝活动了。过生日无非是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打卤面而已。除了正常的做寿礼仪外,还有一些特殊的过生日的礼俗,像有的老人要请和尚、居士念寿经。给神佛送疏,用寿席招待来贺亲友。有的佛教信徒要在生日这天“放生”。由其子女从鸟贩子那里买来一些麻雀之类的小鸟,由寿星老儿亲手打开笼门,任鸟飞走,或者是买下一些活鱼,再放回水中,众亲友这时就会在旁边向寿星老儿请安,说一些“功德无量”、“多福多寿”的吉利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