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广西有12个常住少数民族,其中主干少数民族为壮族,壮族受汉族文化的影响,也是过春节的,只是壮族的春节夹杂了更多本民族的特色。广西南宁地区春节习俗。"抢花炮".按壮家独特的春节习俗,还要进行挑新水、喝伶俐水、舞狮、舞鸡、舞春牛等活动。桂西一些地区,世代流传的舞鸡、舞春牛活动,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。
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,俗称“年节”,传统名称为新年、大年、新岁,但口头上又称度岁、庆新岁、过年,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。在春节期间,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。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、祭奠祖先、除旧布新、迎禧接福、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,形式丰富多彩,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。
在欢度传统的新春佳节时,中国有不少有趣的习俗,为节日增添了斑斓的色彩。除夕的夜间,人们通宵不睡,说是叫“守 岁”。有守岁之说,自然就有“岁”。所谓岁就是指,除夕夜将芝麻秸铺在大门的过道上或院子里供人踏。因芝麻开花节节高,且芝麻粒多,此习俗含有“寿高多 福”之意。
现代人将花生壳、瓜子丢在地上, 踏上去啪啦作响,亦有“岁”之意。
扔愁帽的习俗。除夕之夜在古时有“扔 愁帽”的习俗。夜深人静之际,人们将自己戴 过的旧帽子或旧头巾悄悄扔到街上。此习俗 含有“扔掉一年的忧愁,迎来一年的新喜”之意。
置压岁果的习俗。除夕之夜,将橘子、荔 枝等果品置于床畔,谓之“压岁果子”。“橘”、 “荔”取其谐音,含有“吉利”之意。唯压岁果 当夜不食,需等到大年初一时才取而食之。
送贺年柑的习俗。新春到亲友家贺年 时,有的地区要带上柑子,谓之“贺年柑”。 “柑”又称“大橘”,取其谐音,有“大吉”之意。 主人收下大橘后,又以自家的大橘回赠,意 为“互相吉利”。
吃团圆饭的习俗。除夕这天夜晚,全家 人团聚在一起,在劈劈啪啪的爆竹声中,大 家举杯祝酒,一起吃年夜饭。在外地的家庭 成员,凡是能回家的,一般都在除夕之前赶 回家,所以年夜饭又叫“团圆饭”。